您当前的位置:科技评论网资讯正文

位置即服务(上)状况更新和位置晋级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2019-11-29 15:24:04  阅读量:9434 作者:责任编辑NO。姜敏0568

神译局是36氪旗下编译团队,关注科技、商业、职场、生活等领域,重点介绍国外的新技术、新观点、新风向。

编者按:“人是追求地位的猴子,总是试图以最有效的方式寻求更多的社会资本。”基于这两个假设,曾担任Amazon战略部门首位分析师的Eugene Wei提出了“地位即服务”的概念,认为必须从这个角度去分析社交网络。文章发表后引起了很多热议。在几个月后,他结合读者的反馈以及自己的思考,对上一篇文章进行了认识上的更新。其主要观点有二:1)梅特卡夫定律以及基本网络效应理论不能解释社交网络发展到后期趋向渐近线的走势,需要引进地位这个使得节点和关系并不平等的变量。2)因为要争取地位,人在社交网络上公开自己就像上市一样。你发布的内容火了,你这支股票就会上涨。但就像上市公司一样,你也得应对各种人的监管,有时候甚至要被网络暴民群起攻击,让你承受沉重压力,面临被取消的危险。原文发表在Remains of the Day上,标题为:Status Update, and How Everyone IPO'd in the 21st Century。鉴于篇幅太长,我们分两部分刊出。此为第一部分。

地位即服务(下):人人都上市的21世纪

抱歉这么长时间没写东西了。还在于过去几个月我一直在做一些正式的咨询工作,以及天使投资,所以大部分写作都是私下的。

不仅如此,在我上次写到了地位游戏和激励的文章之后,互联网开始感觉像不断在我身边耳语的一种负担。我需要休息一会儿,,从看大家的看法中摆脱出来,最重要的是,那些我在每一次回应中形成的看法总是没完没了。互联网会让你觉得只有通过发帖才能感觉到自己的存在。

Jia Tolentino在她的出色的散文集《Trick Mirror》中写道:

随着慢慢的变多的人开始以数字化的方式注册自己的存在,娱乐消遣已成为当务之急:你必须以数字方式注册自己才能存在。

在互联网上展示一个更好、更真实的自我的梦想正在消失。我们一度可以自由地在网上做自己,但现在已经被束缚在网上,这让我们感到不自然。

作为一种媒介,互联网是由内置的激励机制来定义的。在真实的生活里,你可以四处走动,被别人看到。但是,在互联网上你就不能到处走动,让人看见——要想让别人看见你,你必须采取行动。你得去沟通才能维持你在互联网的存在。

说得具体一点,要想在网上写东西,你得基于一系列针对作者的,已经没什么把握的假设,而变成对互联网上的每个人的那种绝对要求时就更加不靠谱了。什么假设?假设言语会产生影响,就像行动一样;假设不断写下你的想法是很好,有用的或者甚至是理想的。

我发推,所以我存在吗?互联网的参与感觉就像是永不落幕的巡回演出,而反馈回环感觉就像绞索,自己勒紧自己的绞索

在Twitter上,思想浓缩到什么程度才能挤出一点点的智慧呢?

有时我在想,一个日益流行的Twitter账号,它的自然渐近线是不是就是帐户本身的戏仿。我们能不能用某些高产和一致性很高的Twitter账号来训练GAN,然后创建出跟原始版本别无二致,类似《西部世界》一样的克隆?我们能不能创建一个平行的Twitter,让这些标志性账号的模仿品永远活下去,不时吐出而深刻时而陈腐的金玉良言,彼此互动,还以为自己以及那个Twitter上的所有其他人都是人类?也许我们都注定要成为机器人。

不过,久不露面是对你真正想念的东西的一个很好的考验,我的确怀念这种把一篇东西锤炼成型的自讨苦吃的行为,而且我很怀念跟读者的意见交换。深思熟虑的讨论还没有离开互联网,只是这种讨论并没有在公共广场出现,出于各种原因,我会在本月进行深入探讨。

在我上一篇“地位即服务”的文章发表之后,我收到了很多令人深思的邮件,在接下来的那几个月的时间里,从运营者到投资者,我跟形形色色的人讨论了很多。我打算花时间用接下来的几篇文章来回答读者当中最常见的观点和问题。过去几个月里,很多这样的想法一直在我脑海中萦绕,我得让藤麻理惠(编者注:日本家政女皇,整理顾问)帮我理一下自己的大脑缓存了。

我把这篇专栏叫做“Status Update”,因为我上一篇文章曾经考虑过用这个标题。我总觉得Facebook把自己的帖子叫做“status”是很贴切的(编者注:双关语,既可以是“状态”,也可以是“地位”的意思)。有那么多的人试图通过发帖来“update”自己的status(一般这种更新都是升级),这样一来使得“status update”一词承载的意思就太妙了(“状态更新”或者“地位升级”)

如果你把社交网络看成是可编程接口的话,那可以认为社交网络上的每篇帖子,都在以令投稿者在网络的地位性质不言自明的方式在更新投稿者的状态。你还可以把所有社交网络上没完没了的信息流和数据库都看成一条巨大的区块链,所有用户都在疯狂地往上面写,试图就自己在社区中的相对地位建立共识。

我关于地位的两条原则,部分受到了刘慈欣科幻小说《三体》第二部《黑暗森林》的两条公理的启发。这两条公理是:

  • 一、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

  • 二、文明不断增长和扩张,但宇宙中的物质总量保持不变。

尽管读者需要一些时间才能理解,但整部三部曲(部分)就靠这两条公理衍生出来,对此我一直都很欣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地位即服务(StaaS )也是我想看看仅靠两条公理能够推断出多少东西的一次尝试。

说到读者反馈,相当一部分人都说:“我不用[此处插入社交网络名称]来谋求地位。”

当然,不会是每个人用社交网络都是纯粹为了地位,就像我在那篇文章中指出那样,社会化媒体服务还可以在其他两个方向上构建出健康的业务,也就是实用和娱乐(将来我会另行介绍为什么我会选择这三个方向)。就像我永远都不可能说大家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追求地位一样,没有一个社交网络会完全基于这个维度展开运作。还有就是,当然不是任何一个人都需要通过社交网络来获得地位。碧昂斯就不需要靠社会化媒体来赢得地位,她只需用社会化媒体来收割自己已经很庞大的社交资本。跟碧昂丝相比,你的标准会有所不同。

另一方面,当我听到有人声称自己不是为了寻求地位时,我一开始的想法是“好吧,那帮人是婴儿潮一代”。呃,这种想法未必对,但应该差不多。这里所揭示的是,“地位”以及“追求地位”在当今是多么的负面。这也许是因为我们长期以来都把地位看成是相对排名,把地位竞争视为零和游戏,所以突然就觉得“追求地位”太具有威胁性,令人反感。

但是,一谈起追求自我价值、归属感和成就感时,大家的反应就只有正面的。这些跟“追求地位”的行为能轻易分开吗?我表示怀疑。如果因为说你们“追求地位”而冒犯到各位的话,我表示歉意,并对你们的不自我表示欣赏。我不那么说是想提高你的地位,不过……,呃,算了。

我在回答“地位即服务”的读者问题时,听到最多的一个是我为何会想到要写这篇文章。如果是写小说可能很难追查到起源,但随笔这种追溯起来会非常容易,或者至少指出是哪些特别的诱因非常容易。

让我心痒痒想写这篇文章的一个原因是,我先前的文章《看不见的渐近线》让我对一件事情感到困惑:为什么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的高速增长之后,各种社交网络都触碰到S形曲线的肩膀(编者注:也就是右侧逐渐放缓的部分)。按说,主导对网络的讨论的梅特卡夫定律以及基本网络效应理论应该能解释才对。当我在那篇文章中对各种社交网络的渐近线进行了一些浅尝辄止的探讨时,总感觉好像这个方程式还缺一个重量级的变量。我心目中最能解开这个方程的概念就是地位

我对地位的关注还在于,由于它是缺失的那个变量,所以感觉像是大家对社交网络了解最少的一个方面。我想这在结构上是同义反复(地位跟社交网络),但是这也是对某种现象探索新解释时所特有的情况吧。为了让公式起作用而变出一个变量总会有风险,但是为了进行论证,出于寻找其局限性的目的,我会假设其他变量恒定不变,让地位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事后看来,似乎很清楚且几乎显而易见的一点是,社交网络上的节点不全是均等的,而且这些节点的不同结构也会有影响。光靠节点和连接数不足以衡量网络的价值。节点和连接数类似的两个网络,在稳定性、势能和动能方面可能会存在很大差异。地位的差异可以看成是节点规模及其结构的差异。

对于任何想要学习、投资或者运营这些网络的人来说,模式识别的关键形式之一就是要去了解哪些类型的节点是稳定的,哪些节点本身是脆弱的,甚至不稳定的。这有必要了解网络的状态动态。

我最近给企业提供的咨询工作,很多都是帮助他们去了解哪种网络结构最适合他们所从事的业务。尽管过去充斥着各种将要崩溃的模式,但研究之前的网络崩溃依然可以让人汲取良多,因为地位动态依旧,这一点跟人性很像,不管何时都一样。数字人类学被低估了。

比方说,很久以前,夜总会和约会app就已经知道,成功的市场均衡几乎总是从女性而不是男性作为供应方开始的。这就是怎么回事如果你是一个男人的话,去很多俱乐部你都得排队等候很长一段时间才能拿到交服务费的特权;与此同时,一群女性不用交钱就能进去。那作为男人怎么才不用排队呢?你得买整瓶服务,这有助于在俱乐部内部实现非常稳定的社会均衡(盈利就更不用说了;看看过去10年拉斯维加斯的俱乐部专为整瓶服务开辟的区域增加了多少就知道了)。

多边市场开展工作的先后顺序是什么?要先关注供应侧还是需求侧?为什么?对于这样一些问题,现在任何一位多边市场的资深人士或观察家都已经了解很多了。Bill Gurley上Patrick O'Shaughnessy的Invest Like the Best播客节目时,谈到了单配市场(双方为长期关系进行排他性匹配,比方说,给你的孩子找一个保姆)与为单笔交易进行匹配的市场(比方说Uber)之间的区别。A16Z 的Li Jin和D'Arcy Coolican 写过几篇有关网络效应的文章,补充说明了这些已经被说到烂的东西的细微差别。

尽管如此,这个行业距离把地位引入到运营当中仍有一段路要走。最明显的一点是看看大多数社交网络的监控和报告指标。几乎所有网络把将大量个体用户行为聚合进汇总数据当中。但是,就像把不同用户组混为一谈非常危险一样,如果不了解庞大的社交网络里面许多子群的状态动态和结构,就会掩盖掉许多真实的情况。这一群人的趋势可能各种其他子群的实际动态背道而驰。你的统计数据可能是增长的,但他们那个子群却是下降的,但你却不知道为什么。一些竞争对手尽管从表面上看它们就是你的小号版和劣质版,却开始出来抢夺市场占有率。

社交网络公司应该怎么去分析自己网络?这个专题本身就得用一本书才讲得清楚,很显然,在这方面我们才刚上路。许多社交网络仍然还不清楚自己何时会撞墙,他们对未来的了解甚至还比不上夜店的老板,老板只要每晚盯住舞池,某一天晚上就能意识到这地方已经没有人气了。当大家把Facebook说成是“婴儿潮一代的贫民窟(boomer ghetto)”时,他们首先指的是社会资本的减少,而这是人力资本流失的先兆。

这一点稍后会详细的介绍,但本文的剩下部分,我想回顾一下迄今为止的21世纪,并对有史以来文明所发生的最大改变之一慨叹一下,这首先是互联网造成的,然后是大规模社交网络的崛起所造就的。

译者:boxi。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